为了进一步的提高同学们对木版年画的了解和喜爱,艺术设计学院木版年画选修课程于2019年11月13日下午有幸的邀请到佛山木版年画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刘钟萍老师来我院传统木版年画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印沁堂年画艺术馆,给我们讲解有着700多年历史的木版年画。
刘钟萍老师在给我们讲课的时候以个人亲身经历为切入点,向我们娓娓道来她与百年老铺的相识、相知,并不断坚持下来,成立了一家“百年解忧年画店”。
她给我们说,佛山年画始于宋元年间,在清代至抗战前达到全下西,,时有店坊20多家,从业人员4000多人,年产量高达千万对(门神画),是珠三角家家户户的年节必备之物,影响远及东南亚和世界华人聚居地。如今仍以家庭作坊制作传承木版年画的还剩下三个人,她师傅:国家级传承人冯炳棠(已故)、她师兄:省级传承人冯锦强、她自己:市级传承人刘钟萍。
2016年,刘钟萍老师说有幸到清华大学学习,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陈岸瑛的指导下,总结了“年画诸神复活”的理念,用年轻人感兴趣的语言和意境,对年画寓意做了年轻化的演绎。比如,用“脱单神器”“行桃花运”来解释传统的喜神“和合二仙”,用“逢考必过的考神年画”来解释传统的“状元及第”,用“实现一个亿小目标”来解释财神爷,用“二胎神器”来解释送子娘娘…
“不仅是过年,人一生中重要的人生阶段,比如生婚寿喜、学业事业,都有对应的年画神仙来庇护。现在大家来买年画,都会跟我分享他们的愿望,我就推荐对应的年画,鼓励大家把年画"用"起来。”刘钟萍老师说,5年过去了,年画店已经培养了一批固定顾客,年年都来。
从2016年开始,刘钟萍老师在师父冯炳棠的百年老铺举办“佛山木版年画公众开放日”,吸引市民来现场了解年画。这样的开放日,至今已经举办了100多期,在七夕、情人节这些特殊日子,还开设“脱单”专场。她用她的耐心和用心向我们展示了传统非遗文化也可以很潮。
“如果我们不做,年画就可能消失了。”刘钟萍老师表示,很多关于年画的记忆,还鲜活地保留在老一辈人的脑海里。所以她要把木版年画传承并发扬下来。在这份沉甸甸的责任感下,这位高个子姑娘时常会拖着行李箱穿梭于全国各地:为博物馆讲解木版年画的前世今生,告诉学生们木版年画的故事,在一线品牌活动中融入木版年画的元素……今天刚好有幸邀请到刘钟萍老师来给我们讲解木版年画的历史和发展。
刘钟萍老师跟我们说:年画最大的价值是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要复兴年画,就要在生活和节日中寻找那些不变的东西,“美好的愿望和祝福,永远需要某种物质载体”。所以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寄托于年画中。刘钟萍老师的讲课让我们受益匪浅。感觉更喜欢木版年画了。